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andyzho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福建] 〓〓青山古道,碧水廊桥〓〓

[复制链接]
63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46:06 | 只看该作者
村内有文元院、举人府、吴氏宗祠等古建筑。村口的大树都有着500年-800年历史,风雨中他们仿佛成为这个古村的守卫神。整个古村规划非常好,地上铺的是石块,院子的围墙也是石块砌起的,而房子的围墙却是用黄泥堆起的,房子的结构是木头的,房子都是二层楼,布局合理,内部做工精细。


62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3:44:22 | 只看该作者
徐岙底古村坐落在泰顺攸村镇里的一个小村落。据记载,宋宣和年间,方腊作乱,徐震(泰顺仙居人)率兵抵抗,不幸牺牲,在扶柩返乡的途中,经玉溪(今徐岙前面的溪流)时显灵,天降甘露。因此地久旱而歉收,如今却连年丰收。于是村民将这个块地方命名为“徐岙”,以此纪念。徐岙村内街巷纵横,路面铺以鹅卵石,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街道两旁,颇具韵味。


61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11: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自由狼 于 2013-9-5 14:44 发表
图文并茂!
这种"叠梁拱桥"在现代桥梁建设上用的很少了。根据结构受力原理,其实很有实用价值,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更显其结构形式的合理性。


泰顺浙南闽北的当地人都说,浙江的景宁、泰顺和福建省的寿宁县是明景泰帝为庆祝自己的寿辰而设立的,连同洪武年间所设的庆元县,取其第一个字,合起来恰为“景泰寿庆”。当地人的话,未必可信,但不难看出当地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地窄山稠、溪流纵横的泰顺地区,却由于交通不便,人们始终过着闭塞贫穷、举步维艰的生活。从另一方面说,泰顺也成了仁人志士避乱隐居的世外桃源,由此孕育了当地纯朴的山水情怀。
文兴桥也确实是泰顺地区现存廊桥中环境较好的一座,保存完好。文兴桥的中间设有神龛,供着桃园结义的三位英雄。案上放置着一个竹筒,上书“神公判吉”。过往休息的人可以抽空求一支签,旁边的墙壁上挂着签文,完全是免费自助的服务。相对于其他很多地方,是个庙就要收费求签,这里的确淳朴了。另外那“有求必应”的锦旗,在那神案两侧很是醒目。 文兴桥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每年都有固定的守桥人,这是其他廊桥所没有的。这也是一座曾经刊载在《中国地理》杂志封面上的廊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09: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芭比 于 2013-9-5 10:21 发表
不知不觉又看了一遍!


多谢捧场
文兴桥的的结构非常奇特,左右不对称的结构使得该桥在泰顺众多廊桥中倍受关注。相传当年建造该桥时的把墨师傅是金华人,他带了一名当地的请难为徒。造桥时徒弟怕自己负责的一端不牢固,而加用了几箩铁钉,因此该桥桥身向少铁钉的方向倾斜。
另一个传说则是说当年建桥的时候,请来两位师傅,分别从两岸同时建造。两位师傅对于造桥的方案各执己见,互不让步。当造到中间时,才发现两边的高度不一样,这时已来不及拆了重造,只得倾斜着合龙。两个故事孰真孰假,或是两个都是人们的想象,现在已不得而知了,唯有桥下奔流而过的溪水才知其中奥妙吧!



59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20:07: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芭比 于 2013-9-4 18:04 发表
就是想要去的地方


推开浙南闽北的卫星地图,但见绿山纵横起伏,白水曲折蜿蜒;沿温州向南经分水关向西进入泰顺地界后又仿佛一头扎进了山林茂密、溪水长流的桃源胜地。寿宁、泰顺、景宁南北相接,屏南、周宁、政和、庆元东西相连。尽管行政区划分属福建宁德和浙江温州、丽水,但由于其地理环境上彼此类似,历史上这一区域的边界相对模糊。传说直到明朝代宗景德年间(1450-1457) 才相继建县,“景泰庆寿”的祥瑞合称就是证明。
文兴桥,位于泰顺县筱村镇坑边村,横跨玉溪之上,全桥长40.2米,宽5米,单孔净垮29.6米,距水面11.5米,为叠梁式木拱廊桥。该桥始建于轻咸丰七年(1857年)民国十九年重修。文兴桥是泰顺地区现存廊桥中环境较好的一座,保存完好,1998年被例入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个人觉得它也是本行程中与周边人文环境配合最优美的廊桥之一。



58
发表于 2013-9-5 14:44:49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
这种"叠梁拱桥"在现代桥梁建设上用的很少了。根据结构受力原理,其实很有实用价值,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更显其结构形式的合理性。
57
发表于 2013-9-5 10:21:49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不觉又看了一遍!
56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3:53: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蜗牛追小鸟 于 2013-9-4 16:16 发表
漂亮,看来是我下一次要考虑的一个行程了。


约20年前《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全球上映,Meryl Streep 和Clint Eastwood娴熟的演技使人类细腻的情感在淋漓尽致中绽放。这部以“桥”为线索的影片因其浪漫中文名《廊桥遗梦》,还使得美国艾奥瓦州的“罗斯曼”桥(Covered Bridge)成就了人们对于“廊桥”的最初印象。然而当国人有机会深入浙南闽北的高山长水,目睹“高低岭尽见清溪,长空一道飞虹度”时,不禁错愕,原来世界最美的廊桥竟在这里!
2012年最新调整的《中国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将位于浙江省泰顺县、景宁县、庆元县和福建省寿宁县、周宁县、屏南县、政和县的廊桥群落以“浙闽木栱廊桥”的身份正式列入,这一举措标志着“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的浙闽廊桥将成为千余年来中国桥梁文化的代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桥梁遗产的中国表情。
仙稔乡仙居桥,位于仙稔乡仙居村,距县城20里。创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全长41.83米,宽4.89米,高12.6米,跨径34.14米,为平孔木拱廊桥,该桥有桥屋十八间,80柱单檐。为跨径最大及现桥历史最长的木拱桥。踏上泰顺著名古道温州大路罗阳至仙居的一段,沿途可看到许多具有深厚内涵的文物。
有诗为证:
罗山日暖春花吐,
迎春门接仙源路。
三阳过处是石亭,
杨柳湾深锁烟雾。
高低岭尽见清溪,
长空一道飞虹度。
松林隐隐隔烟村,
此中应有高人住。



55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1:49: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零舍醒神 于 2013-9-4 12:47 发表
你又私奔!!!!


是大佬你太忙了,无暇出来山水之间放纵
我国的廊桥主要集中在浙闽两省的景宁、泰顺、庆元和寿宁四县。据传,明朝景泰年间,浙闽山区的银矿工人**,占据了官台山,并形成了一股地方势力。朝廷平息了此次动乱后,即奏请景泰帝,先后设置了景宁、泰顺和寿宁三县。三县县名各取首字,再加上毗邻的庆元县,正好合上“景泰庆寿”的彩头。“景泰庆寿”四县地处山区,开门见山,出门跨涧,村落分散,交通相当不便。特别是到了夏季,山里的溪水一夜能涨到平时的数倍,人们出门十分艰难。为求生存,山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同时为了方便休息,还在桥上搭建顶棚廊檐,不但保护木材建造的桥梁免受日照雨淋的侵袭,而且起到风雨亭的作用,让赶路人歇脚暂息,并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桥梁文化。据不完全统计,“景泰庆寿”四县如今保存着1000余座风格各异的古廊桥。
毓秀桥为泰顺县境内新发现最长的石梁桥,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该桥位于洲岭乡龙华村横溪自然村,东北至西南走向横跨在横溪水上,为六墩七孔石梁桥。全长25米,桥面宽1.6米,距水面高2.1米,平面呈一字形,青石结构。溪滩上设有井字型松木框架,稳固块石铺砌而成的滩埠。滩埠上建六组桥柱,每组由三根石柱构成,两侧桥柱向外倾斜呈八字形。桥柱上顶一根“凸”字形的石梁,承接由五根平整条石组成的桥面。桥西北侧上游1米处,在溪滩上嵌入六根截面呈正方形的石柱,柱头为寿桃、仰莲、楞角等形状,柱后立有小石柱稳固。每一根石柱均正对着桥柱,在洪水来袭时起分流作用,减轻水流对桥柱的冲击。
据了解,毓秀桥两侧与古道连通,处在古代洲岭乡通往外界的重要通道之上。在西南侧桥头,立有碑记五方,记述由明迄清历次修桥经过。该桥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距今200年整,保存完好,构造牢固,造型美观。



54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1:31: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抢杠 于 2013-9-4 09:44 发表
边顶边看,喜欢1楼的第二张图。


多谢捧场,这个是永泰境内的路边随拍,当时正午,看见山水光影有点意思,就停车下来了发发呆。
此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由于当年在拆旧桥时发现有贞观年号的旧瓦,因此有人猜测三条桥可能建于唐代。现在我们看见的三条桥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重建的。三条桥这样的木拱桥在建筑学上称为叠梁拱桥,泰顺县现存这类古桥共6座。
三条桥古朴优美,无名氏题在桥身木栏板上的一首“点绛唇”,更给我们带来了绵绵不尽的浪漫遐想:“常忆青,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



53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21:27: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正路 于 2013-9-3 15:46 发表
平均每天接近500公里的路程,很赶很强大,先赞后读


除了第一天970km和最后一天740km全程高速外,其余都是悠哉游哉的驾驶,山水之间,随停随拍,随时发呆,绝对的不赶路不赶时间,真的无需低估自己的实际驾驶能耐
三条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溪上。著名的泰顺廊桥之一。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十三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叠梁式木拱廊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该桥起源较早,据泰顺《分疆录》记载,道光年间修建时曾发现唐“贞观”旧瓦,是泰顺县文献记载历史最早的桥梁。该桥精巧秀丽,历史悠久,被编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作为百种爱国主义教育丛书宣传,显示了泰顺县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52
发表于 2013-9-4 18:04:52 | 只看该作者
就是想要去的地方
51
发表于 2013-9-4 16:16:57 | 只看该作者
漂亮,看来是我下一次要考虑的一个行程了。
50
发表于 2013-9-4 12:47:29 | 只看该作者
你又私奔!!!!
49
发表于 2013-9-4 09:44:36 | 只看该作者
边顶边看,喜欢1楼的第二张图。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0:4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悠闲 于 2013-9-3 14:56 发表
没想到这条线路有如此多美景,而且游客似乎不多,真是难得!


泰顺的廊桥从建筑形制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木拱廊桥、木平廊桥、伸臂梁廊桥和石拱木廊桥。迄今为止,泰顺已发现廊桥有30多座,其中最为壮观的当然要算木拱廊桥了,即乡民们所称的“蜈蚣桥”。这类桥梁结构的基本组合是6根杆件,纵向4根,横向2根,平面上呈“井”字形。由于桥是受压的,利用受压产生的摩擦力,构件之间就会越压越紧。这种结构,不用钉铆,只需用相同规格的杆件,别压穿插,搭接而成,结构虽然简单,但是这种杆件结合得非常科学。
毓文桥1994年列为泰顺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毓文桥作为泰顺廊桥的15座单体之一,成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毓文桥与其他廊桥不同的是,桥身的两边不是用木板侧封,而是代以做工精细的格子木雕,更显精致细腻。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0:44: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雨巷优香 于 2013-9-3 10:35 发表

原帖由 simon704 于 2013-9-3 12:04 发表


泰顺县地处浙闽边界的崇山峻岭之中,处于洞宫山脉和南雁荡山脉的交叉地带,山脉逶迤,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风景秀丽,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泰顺被誉为“千桥之乡”、“浙南桥梁博物馆”,桥梁数量达958座,石碇步248条,结构类型也多种多样,有堤梁式桥(即碇步)、木拱桥、木平桥、石拱桥、石平桥等。尤其是木拱廊桥,以其巧妙优美的结构造型,再现了《清明上河图》的虹桥形象,被誉为“中国瑰宝”。

驱车经过葛家渡,不远就是到了洲岭乡洲边村水尾,这里的毓文桥建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虽算不上最古,却可能是泰顺地区最美的廊桥。
毓文桥全长23米,宽4米,单跨7.6米,系石拱木廊桥。拱卷青石筑砌,呈半月状,横跨两山之中。建廊屋七间,三层楼阁式,屋面重檐悬山式,屋脊有葫芦顶,四翼角高翘,造型别致,与周围古松、溪水融为一体,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宛如一幅精致的古画。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9-4 00:4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华航91GPS 于 2013-9-3 11:50 发表
图文并茂 还有解说  太赞了
青山绿水 真让人心情舒畅


葛家渡位于洲岭至福建寿宁犀溪的古道上,水绕山来山绕水,沿途自然景色优美,环境原始,空气清新。
【以下这段来自摆渡,作为旅游路线指南】
葫芦青南渡的游览:可以坐车到洲岭乡的周滨(罗阳或三魁每天都有很多班次);再雇车到岩坑村(离周滨村11公里),这里的公路比较窄(标准的通村水泥路面,3.5米宽)。要看葫芦形全貌,询问当地人,到十八坵(当地土语音:sebeku)怎么走。就是沿着岩坑村村尾对面的山路大约走1.5公里就到了。要是不看全貌,就直接沿着村尾水库边的机耕路一直下去(这本是去福安的古道修整过的)大约一公里,就可以看到青南渡大峡谷的雄姿了,还可以继续下到谷底。谷底的风景也很美,还有深藏在大山深处的青南渡大桥(云深桥)。
马蹄形葛家渡的游览:可以在洲岭雇车到大丫门的“三十六间”处(洲岭乡往上庄村方向大约6公里,水泥路面),就在公路边找到看马蹄形大峡谷的点位上(当地人也不一定知道那个点,但仔细寻找应该可以找得到),俯看葛家渡大峡谷的雄姿。要是想下到谷底,可以继续驱车一公里到半岭村,之后沿着古道下去,下面是葛家渡大桥及峡谷风光。
石竹洲景区游览:石竹洲峡谷景区是处于洲岭大峡谷的中段。可以从洲岭乡雇车到瑞岭(标准的通村水泥路面,大约5公里),之后步行下到谷底进行游览。这里的老桥址、江心洲与野渡的景色都很优美。背驴们津津乐道的犀溪至洲岭古道,就经过石竹洲野渡的。



45
发表于 2013-9-3 15:46:00 | 只看该作者
平均每天接近500公里的路程,很赶很强大,先赞后读
44
发表于 2013-9-3 14:56:58 | 只看该作者
没想到这条线路有如此多美景,而且游客似乎不多,真是难得!
43
发表于 2013-9-3 12:04:01 | 只看该作者
42
发表于 2013-9-3 11:50:38 | 只看该作者
图文并茂 还有解说  太赞了
青山绿水 真让人心情舒畅
41
发表于 2013-9-3 10:35:02 | 只看该作者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10:04: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花城安仔 于 2013-9-3 01:08 发表


2010年,继泰顺龟湖大峡谷的“U”型大拐弯被发现后,泰顺县洲岭乡大峡谷又发现了两处罕见的“U”型大拐弯。该县目前已发现了三处类似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形。
新发现的两处U形大峡谷均位于泰顺县最南端的洲岭乡,与福建省交界。洲岭乡大峡谷自北向东南连绵数十公里,谷内激流咆哮、环境清幽、气势恢宏,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谷底宽50米至200余米,谷深300米到1000米。两个U形大峡谷分别叫青南渡和葛家渡,两处相距约20公里。
走这个路线不难,新修的水泥路,非常的好跑,直接从S202犀溪乡的洲犀公路直接到达洲岭。



39
 楼主| 发表于 2013-9-3 09:18: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圈 于 2013-9-3 00:18 发表
就纳闷原来是有备而去,个人想是浙南丽水、青田、景宁很多地方都不错。。
感觉是越来越喜欢一些小地方,有些更是世外桃源的味道。。


这次由于小孩开学时间有点紧迫,另外台风潭美的影响确实不小,所以没有去景宁,庆元看看。
我国的廊桥主要集中在浙闽两省的景宁、泰顺、庆元和寿宁四县。据传,明朝景泰年间,浙闽山区的银矿工人**,占据了官台山,并形成了一股地方势力。朝廷平息了此次动乱后,即奏请景泰帝,先后设置了景宁、泰顺和寿宁三县。三县县名各取首字,再加上毗邻的庆元县,正好合上“景泰庆寿”的彩头。
看瀑布,自然要爬山,只是要先往下爬,回来再往上爬。一路绿林掩映,山路千回百转,流水声音时隐时现。沿环瀑山路行走,四野峻岭簇拥,宛若几条青龙卧于山中.雾霭轻罩,山色由青渐蓝,由深而浅,给人一种龙身攒动之感。
九龙漈最大的一级瀑布高46米,宽76.32米, 水量大时可达80.5米,它的规模大致与黄果树瀑布相当。
飞瀑排空而下,声如鸣雷,溅起一二十米的浪花,腾起一二百米的薄雾。由于断层广泛发育,升降明显,造成瀑布群地势险要,流程远,落差大,水流湍急。溪水从跌宕的岩层中倾泻而下,一瀑紧接一瀑,各瀑形态迥异,雄浑壮阔,气势磅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4-6-18 08:38 , Processed in 0.102467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