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趁热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 跟团匆匆游欧洲(12.27更新--瑞士-铁力士雪山)

[复制链接]
17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2:08 | 只看该作者
维罗纳
维罗纳是意大利东北部的城市。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临阿迪杰河,东距威尼斯114公里。是连接意大利北部和中欧的交通枢纽。


风景绮丽迷人的维罗纳是意大利最古老、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维罗纳风靡全球得因于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维罗纳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乡,自然也成为世界青年男女膜拜的爱情场所。
另外,朱丽叶的墓地也是维罗纳的盛景之一(我们没去)。
传说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秘密结婚的地方,因而每年都有不少情侣专程从世界各地赶到这里结婚,为的是要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誓死捍卫爱情。

古老的城墙被保留下来了


罗密欧曾被赶出城外
17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6:16 | 只看该作者
城内的超大绿化广场


很多人在椅子上看书、聊天、晒太阳。。。。。。


房子的外墙以黄色、橙色为主
17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7:55 | 只看该作者
外墙装有不影响外观的防盗铁丝


在古代,这里是罗马的殖民地,有许多罗马史迹,包括公元1世纪的阿莱纳圆形大剧场,其规模仅次于罗马的科洛塞奥斗技场和卡普亚的圆形剧场。


阿莱纳圆形大剧场现在作为歌剧演出的场地。
17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49:37 | 只看该作者
熙熙攘攘的街道


就在这条位于市中心的街道,卡佩罗路号小院里的一幢小楼就是朱丽叶的故居。


周边其他的房子都经过了一定程度的装修,惟独她,还保留着当年的原样。
18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5 12:54:30 | 只看该作者
院内正面竖立着一尊真人高矮的朱丽叶青铜塑像亭亭玉立、深情而又略带哀怨。
由于传说触摸塑像的右胸能带来美好的爱情,
如今朱丽叶塑像的右胸显得尤为锃亮。


铜像左侧就是那个令无数青年男女神往的大理石阳台,正是当年罗密欧与朱丽叶幽会的场所。


紧锁的大门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9:52:52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比较勤快dff ,发贴发多了,不能再发了,今天继续。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9:55:13 | 只看该作者
所有门墙上写满了祝福爱情的话语。

我们也要写下来,

当然,这项技术含量那么高的工作就交给我了。dff
为什么?


因为我体能好,身手敏捷啊!
18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09:57:18 | 只看该作者
在维罗纳的大街上有好多搞行为艺术的人。
大概除了因为喜欢艺术外,主要的原因是为了生活吧。


终于找到想拍照的游客了。


在猛烈的太阳下,化着浓妆,文丝不动,确实不是一件好差事啊。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6 10:01:05 | 只看该作者
好吓人啊!


这两位小帅哥、小美女咋就不怕呢?


这两位就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吗?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世纪流传,是否真实变得不再重要。
爱情成了维罗纳的一种宗教。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1-26 10:02 编辑 ]
185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5:26:53 | 只看该作者
从博罗尼亚前往威尼斯的途中,我们增加了一个景点----圣马力诺。

圣马力诺共和国
圣马力诺共和国位于欧洲 亚平宁半岛东北部的内陆国,距亚德里亚海仅23公里。四周与意大利接壤,因此被称为“国中国”。
圣马力诺,国土面积61平方公里,是欧洲的第三小国,仅次于梵蒂冈城和摩纳哥。

这就是圣马力诺的国门


相传公元3世纪下半叶,圣马力诺共和国创始人马力诺居住在今南斯拉夫达尔马提亚群岛的阿尔贝岛上。
他原是一名石匠,靠采集石头为生,由于宣传基督教,反对当时的封建统治,受到封建主的迫害。为了免遭不幸,他驾船跨越亚得里亚海,来到蒂塔诺山,居住在悬崖上的山洞里,继续以采石为生,同时向异教徒宣传基督教,被人们奉为圣徒。
后来,他接纳了一批又一批为躲避封建主和宗教裁判所迫害而逃到这里的人,逐渐形成一个“石匠公社”。
“石匠公社”于1263年宣告成立共和国,人们为了纪念他,将这个国家定名为圣马力诺共和国。
圣马力诺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共和国。

绕着盘山公路往上走,美景让人一路赞叹


圣马力诺人在公元1462年最终确定自己国土疆域后,既不想扩大,也不想被人占领。
为防外族入侵,圣马力诺便建起三座古堡,其中的一座甚至没有门窗,也没有楼梯,保家卫国的战士都是用绳索吊上古堡的。他们立下誓言:若打不垮敌人,就以身殉国。

高居山顶的圣马力诺

切斯达塔(Torre Cesta)
186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5:37:48 | 只看该作者
在圣马力诺城东的海拔七百米的蒂塔诺山上有三个山峰,在三个山峰上各建有一个城堡要塞,城堡之间有城墙相连,是古时候圣马利诺的主要城防屏障。
建设年代在11-14世纪,从北面开始,是罗卡•古阿依塔(Rocca Guaita),南面为切斯达塔(Torre Cesta)和罗卡•蒙塔雷(Rocca Montale)。
现在,它不仅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圣马力诺共和国的象征,并成为国徽上的图案。


三座城堡建筑在三座高低不同的山峰上,登上任何一座城堡都可以俯瞰这座城市的全景,欣赏这里的自然风光。
在古代修建这三座城堡,恐怕是为了军事的需要,第一座城堡的建设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和确保不受教廷的约束,让人民感受到在坚固城堡保护下的安全和自由的生活,第二和第三座城堡的建设更是为了保家卫国。
可以说,这三座城堡是圣马力诺人民追求自由的象征,也是圣马力诺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被当地人民誉为“神奇的城堡”。
在圣马力诺城参观,少不了参观城中的三组石城墙,为修筑这三座依次排列,保存完好的城墙,前后共延续了五百余年时间,凝聚了几十代人的心血而建成。

这是从网上找到的,三座城堡的图片。


这个国家也是出名的“诚信国”。
众多的银行恪守为储户保密的原则,所以欧洲偷税漏税的富人们,都愿意把钱存到这里,钱生钱使圣马力诺富得流油,人均年收入都在5万美金以上。

要下车啦
18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5:42:31 | 只看该作者
开始步行了


这像一个小堡垒


在城墙和城堡下参观,细心的你会发现,在开采工具落后、工匠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建设这样一座设计巧妙、砌筑精工、功能完备、结实牢固的石城堡,要是没有一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在这人口稀少的山区小国,困难的程度是可以想象的。
整个建筑真所谓巧夺天工,它是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圣马力诺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18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3:49:35 | 只看该作者
古老的建筑


我觉得这像是看动物表演的地方


后来听说是看歌剧表演的,不知道是不是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3:53:05 | 只看该作者
顺山势而上的,窄长、干净的街道


圣马力诺旅游业发达,其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

由于我们到这已经是下午6点了,所以除了我们几乎看不到其他游客了。在这景色优美的地方闲逛确实挺不错的。

听说这里不禁止卖假货,要购物时需特别注意了。



圣马力诺无铁路,但有一条1.5公里的索道连接圣马力诺市马焦雷镇(Borgo Maggiore)至较高处的蒂塔诺山 (Monte Titano)。
另外,圣马力诺无海港或河港,但有220公里的公路。通往亚德里亚海及机场可由公路,经意大利里米尼 抵达。

该国交通没有红绿灯

远处白白的我以为是云,
后来导游说,那是地中海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1-29 00:13 编辑 ]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3:55:02 | 只看该作者
圣马力诺大奖赛
伊莫拉赛道赛道位于圣马力诺,大部分居民为意大利人,国家面积虽小但该国却有3条国际标准赛道,可以称得上世界上赛道密度最高的地区。

圣马力诺赛道本来是一条激动人心的赛道,但是此赛道的危险性也很大。
曾在出了多桩事故之,巴西著名车手塞纳在此遇难。
后来,赛车场加入了许多新措施以令赛车手可以安全地在此比赛。从此许多危险性的弯角被该掉,高速弯也被改成低速弯。
现在的伊莫拉是被认定为一条中速的赛车场,纵然如此,它仍然依旧为车手和车迷带来刺激的赛事。  


精美绝伦的集邮册、首日封和圣马力诺硬币是其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圣马力诺以新颖、超前的邮政服务、邮票和古钱币享誉世界。
1894年首次在意大利发行纪念邮票和贴邮票的信封,并使其成为全国的主要产业。
全国所有10家邮局都出售纪念邮票和可收藏硬币(包括“合法有价金币”),并从1979年起,在圣境内使用注名邮戳。


19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3:55:36 | 只看该作者
ZF大楼(Palazzo Pubblico)


钟楼


有特色的城墙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1-28 23:57 编辑 ]
19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8 23:59:59 | 只看该作者
走累了往下看


圣马力诺大教堂(La basilica di San Marino)
圣马力诺大教堂是安放圣马力诺市创始者圣徒马力诺遗骸的教堂,它位于圣马力诺首都圣马力诺市贝卢齐街附近。
大教堂的建筑式样属新古典派,门廊围以华丽的科斯林式圆柱,前面铺有宽大的台阶。
门廊顶部楣墙上刻有铭文:“献给守护人和自由的缔造者圣徒马力诺。
”正门上方是圣马力诺共和国的国徽。

由于太晚了,教堂关门了,我们没有机会进内参观。

大教堂内有 3 座圣殿,共有 7 个祭台。入口的右侧有安东尼奥•奥诺弗里纪念碑。在祭台上方有两张油画,即埃莉萨蓓塔•西拉尼所作的《不要摸我》和圭尔奇诺画派的作品《洛雷托的圣堂》。大祭台左侧是 12 世纪执政官的宝座,祭台下有个小瓮,瓮内存放着圣徒马力诺的遗骸。祭台右侧,在一块大理石纪念碑内嵌有一银制的神龛,其中存有圣徒马力诺的一部分头盖骨。祭台后面则是一尊由雕刻家阿达莫•塔多利尼所作的圣徒马力诺的大理石雕像。雕像双目炯炯有神,英姿威武,犹如一位巨人,手托蒂塔诺山的三座山峰。大教堂还有圣洗间和石砌的地下室,两侧圣殿的壁龛中有诸圣徒和天神的雕像。
大教堂右侧另有圣彼得小教堂,是16 世纪时期的建筑,正面有凿石修成的半圆形小室以及两个壁龛。传说圣徒马力诺曾以壁龛为床,故信徒们视其为圣物。
在用嵌花大理石装饰起来的大祭台上,立有圣彼得雕像。
小教堂下面是地下圣堂,祭台上刻有浮雕《圣徒马力诺在采石》。


在石壁和绿树中,特别抢眼的红花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1-29 00:03 编辑 ]
193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0:05:31 | 只看该作者
城堡上的大炮


酒吧吸引客人的“门童”


各色各样的雕塑




194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9 00:07:42 | 只看该作者




穿着美丽宫廷服在跳舞的树叶
19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1:30:5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离开意大利的维罗纳,下一个目标是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

茵斯布鲁克
茵斯布鲁克是个迷人的小镇,它的观光客居奥地利之冠。

茵斯布鲁克的意思是茵河上的桥,它在历史上的发展主要归功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它是德国到意大利贸易的必经之路,也是奥地利从西到东的枢纽。

在山上看茵斯布鲁克地处一个小盆地,四周被阿尔卑斯山所环绕,茵河贯穿其中,山上的积雪和层层叠叠的森林互相衬托,宛如仙境。

沿路的风光很吸引人


远处令人向往的雪山、近处色彩丰富的房子


整齐的葡萄架(好象是)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2-2 01:32 编辑 ]
19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1:33:55 | 只看该作者
雪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欧共体法律规定,导游和司机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0小时。

欧盟的交通管理非常严格,尽管一路没有遇上警察,但车上装着“黑匣子”,假如违章运行,将被罚款,还要吊销驾驶执照。

规定司机必须行驶2小时就要停车休息20-30分钟。
大货车在星期六、星期日是不能上路行驶的。

今天是星期六,我们在汽车休息站里看到停满了大货车,司机在悠闲地喝着啤酒。
19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1:35:2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们在茵斯布鲁克住的酒店,大家叫它“浪漫小木屋”。
这是我们这次旅程住得最好的一晚。


房间装修很朴实,确有一种温馨浪漫的感觉。

一进房门先看到的是两张紧贴在一起的单人床


睡房里面是小厅
两扇大门,把沙发和电视机从睡房分离出去。
再往外是景观很好的阳台。
这样,既保证了睡房的安静,又不影响小厅观景人的雅兴。
19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1:37:00 | 只看该作者
房间阳台的景观


有雪山做背景,觉得房子特别迷人


其中一间普通的房子
19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1:38:03 | 只看该作者
围墙边细水长流。
不知道水的来源,冷冷的应该不是温泉


门柱上可爱的小摆设


花圃里的小摆设和鲜花
这两种应该是我们平常见过的----郁金香、水仙花
但长得特别鲜艳,特别大,有我们平常见过的三四倍大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2-2 01:39 编辑 ]
20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 01:40:32 | 只看该作者
可能因为空气好,早上都不想睡懒觉了。
早早就起床了,一个人到附近去闲逛一下。

早上比较冷

雪山下的小木屋


气派的大门


路边的耶稣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4-6-11 08:55 , Processed in 0.064783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