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迷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481|回复: 2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 跟团匆匆游欧洲(12.27更新--瑞士-铁力士雪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9-11 00:2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9年对我来说充满了惊喜,充满了欢欣。
三年前,宝宝的降临,使贪玩的我们收心养性了不少。好久好久没有两个人出远门了。
今年的五一长假,我们俩溜出去了。 报名参加了欧洲花园古堡十天游。
匆匆忙忙地游走了九个国家:意大利、梵帝冈、圣马利诺、奥地利、德国、列支敦士登、瑞士、卢森堡、法国。(其中圣马利诺、卢森堡是临时增加的)
记录行程的日记也拖了好几个月才开始写了那么一点点,估记还得持续好几个月才能完成。 请大家给点耐性慢慢往下看吧
里面有好多内容都是我在出游前从网上搜集回来的资料,在出游回来后加上了感受,加上了图片整理出来的,以便日后再用。如果发现有写得不对的地方请帮忙指出,谢谢了

梵帝冈城国
面积0.44平方公里(与天安门广场一样大),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同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边的梵蒂冈高地上。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教皇避暑胜地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三面都有城墙环绕。它地处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另外,有一条“密道”从著名的圣天使堡通向梵蒂冈城内。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
国花:白百合。
首都:梵蒂冈城。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
值得留意的是,梵蒂冈禁止游客或当地居民在穿着上露出膝盖以上的部位,以示对这座上帝之城神圣的敬意。
梵蒂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暂无外交关系。

圣彼得广场
罗马教廷的广场广场位于圣彼得大教堂前。可容纳50万人,是罗马教廷用来从事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广场前面有一条灰石铺成的国界线。以广场正面的圣彼得教堂得名。

广场略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块铺砌而成。两侧由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形成三个走廊恢宏雄伟。这两组柱廊为梵蒂冈的装饰性建筑,共由284根圆住和88根方柱组合成四排,形成三个走廊。这些石柱宛如4人一列的队伍排列在广场两边。柱高18米,需三四人方能合抱。广场以及两旁的柱廊由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贝尔尼尼在1656年设计,用了11年时间建成。

站在广场的这个点上看这些一排四根的巨型大理石柱,只能看到一根。建筑的精妙向世人展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之美。


梵帝冈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三面都有城墙环绕着。
这就是梵帝冈的城墙——白色的巨型大理石柱子。
站在高耸的大理石柱子下,让人感到一丝丝的清凉。

广场两侧有两座造型讲究的喷泉,相传也是名家作品。泉水从中间向上喷射,下分两层,上层呈蘑菇状,水柱落下,从四周形成水帘;下层呈钵状,承接泉水成细流外溢,潺潺有声。


朝广场一侧的每根石柱的柱顶,各有一尊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圣男圣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柱柱顶的大理石像为贝尔尼尼和他的学生所雕刻。
贝尔尼尼以提倡华丽、夸张为特点的巴洛克式艺术著称于世。
相信每个雕像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不过我对此没有研究,只是觉得每一个雕像都是活灵活现的,特别是他们的衣服,让人感觉到就在随风摆动。




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这座石碑原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圆形广场,远从埃及运来。1586年,教皇西斯廷五世下令将石碑移至圣彼得广场。据说为此曾动员900多名工人、150匹骏马和47台起重装置,花了近5个月时间,才完成这项搬迁工程。
有直冲云宵的感觉。


尖石碑的顶部

铜狮之间镶嵌着雄鹰,作展翅欲飞状。


在旅途中经常会有惊喜发生。今天(20094月29日)正好是天主教的纪念日(是什么日子我也不太清楚)。

众多的信徒来到这个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朝圣。听说今天可能会看到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教皇本笃十六世。


今天早上的天气预报是阴天有雨,我们出发时还是阴天的,大家还在担心天气会影响了我们的行程。可是快到梵帝冈时,看看上天的脸,好像正在偷偷地微笑了,我们还笑着说“可能这里的天气预报不太准。”后来才知道原来这有宗教活动。听说一般有重大的宗教活动时天气都会不错,可能上天真的会对那些充满信念有人给予特别的眷顾吧。
虽然我们不是天主教徒,但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好让我们赶上了这场盛会了,我们也来与众多的信徒们一齐照个大合照吧。

在众多信徒的包围下,要找一块人少的地方留影确实不容易啊。

“这人少~~~快点快点~~~笑一个~~~”



圣彼得大教堂
是一座教堂长约200米,最宽处130米的长方形教堂,平面呈十字架形,最能体现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风格的,是教堂正中覆盖着一个穹窿大圆顶。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
教堂最早是建於西元324年,原始的构想只是一座小会堂,建於圣彼得墓穴的正上方,在十五世纪时开始改建,包括米开朗基罗在内的10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大师先后担任过教堂的设计师,因此,这座教堂被认为是现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终於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

在圣彼得广场上看到,太阳最先照射到的地方是圣彼得大教堂的顶部。
大家都说:“看来宗教的力量真大啊。”

从地面到圆顶顶上的十字架的高度达137米。圆顶直径42.34米,上有一个金光耀目的圆球。


从圣彼得大教堂外观的气派和建筑的精细,可以想象堂内是何等的壮观。
由于正举行重大的宗教活动在,我们无法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内参观,确实感到很可惜。但值得高兴的是我们有幸亲眼睹这次宗教的盛会。
教堂里的壮观只能从资料的文字里感受了。


从教堂底乘电梯升至圆顶,进入圆球,才发现圆球之内,竟得容下10余人站立,由此可推想教堂之大。据说,堂内可容7万人之众。
教堂有5座大门,居中正门只许重大宗教节日,由教皇亲自开启,其他4门,整日开放,任人入内参观。
在教堂内部,粗大崇高的大理石柱上、墙壁上、天花板上、门扉上,乃至地面上,玻璃窗上,无处不是精美的雕刻、壁画和嵌镶画。米开朗基罗的大理石雕像《母亲》,为教堂的“镇山”之宝。圣母玛丽亚右手搂着受难后的耶稣,垂首凝睇,悲痛欲绝,作者赋予圣母以凡胎肉体的人间母亲的形象和感情,洋溢着一种静谧而又圣洁的美。
其他作品还有米开朗基罗的圣彼得铜像和建筑家兼雕塑家贝尔尼尼雕塑的《圣水钵》等艺术名作。另外,在门前长廊檐下,有文艺复兴初期的名画家乔托所作的镶嵌画《小帆》,画面上描绘耶酥门徒在小船上遇风浪,小船颠簸前进的情景,象征着早期基督教传道事业的艰辛。穹窿大圆顶的内壁上有色泽鲜艳的镶嵌画和玻璃窗,观赏的游人抬着仰望,仿佛独立于天穹之下,另有一种高旷肃穆,神圣庄严之感。
大殿正中偏后,有一金色华盖,它是贝尔尼尼积9年时间建造而成的巴洛克式装饰性建筑,高29米,由四根螺旋形描金铜柱支撑,铜柱高11米,柱上饰以金色葡萄枝和桂枝,枝叶间攀附着无数小天使,有许多金蜂点缀其间。华盖四周金叶垂挂,波纹起伏,似迎风招展。华盖之内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金鸽,光芒四射,耀人眼目。华盖之下,是祭坛,点缀以大理石雕琢和黄金饰物,这是教皇做弥撤之处。祭坛前面,有一地窖,是圣彼得的陵墓所在。在陵墓前面栏杆上点着数十盏长明灯,昼夜不灭。沿四周墙壁,布满小教堂、小祭坛和圣徒们的坟墓。这一带灯光摇曳,布幕低垂,更增加整个中殿的神秘而安静的宗教气氛。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圣的人越来越多了。

快到10:30分了,大家都纷纷往前靠,互相挤着,大概是教皇要出现了。

信众都为这一时刻准备着。


10:40分教皇终于出现了。
信徒们在不停地挥手、欢呼。



虽然我们当中没有一个是天主教徒,但是看到了教皇,都让大家都觉得不枉此行。
人就是这样子,往往会对一些突如其来的惊喜而念念不忘。
在之后的旅程中,我们会把意外的惊喜,晴好的天气统统归功于我们曾经亲眼目睹过教皇。
导游对我们说:“意念很重要。这几天的天气预报都是要下雨的,我们一起用意念来唤出晴天吧。我们目睹过教皇,我们的意念也会特别利害的。呵呵呵~~~”
我们时间非常紧迫,要赶下一个景点了。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充满灵气的地方。
大理石柱子以内是梵帝冈,大理石柱以外则是意大利。

[attachimg]443377[/attachimg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2-28 02:29 编辑 ]

40-860 138.jpg (159.42 KB, 下载次数: 103)

40-860 138.jpg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245
发表于 2009-12-29 01:05: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tough_guy 于 2009-12-28 21:27 发表
辛苦啦,又挤出来了



244
发表于 2009-12-29 00:58:49 | 只看该作者
~~ ~~
243
发表于 2009-12-28 21:27:55 | 只看该作者
辛苦啦,又挤出来了
24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25:47 | 只看该作者
铁力士山滑雪场
英格堡--铁力士山滑雪场的30多条滑雪道在小镇的两侧山体--铁力士山(Titlis)和布汝尼山(Brunni)上展开。
绝大多数的地形适合中级和初级的滑雪者,配有超过20条铁轨和滑雪升降机。
20%的坡道是留给滑雪高手和单板运动员大显身手的。
在教练的指导下,还有机会挑战非固定滑雪场地。

乘坐铁力士山世界首创的360度旋转缆车,沿坡道上行,阿尔卑斯山的全景观令人震撼;从海拔3020米的铁力士山山顶缆车站开始,数条超长滑雪斜道令人振奋,其中还包括了直达山谷的12公里的坡道,急速体验让人难以忘怀。

在缆车上会不断地听到赞叹的声音。


要离开了。


远远地再看一会吧。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24:26 | 只看该作者
不难想像,我这个从没玩过雪的人的表现是如何的吧?

看到“心”了吗?


我全程顾着玩雪,
相片照得不多。


雪松松软软的,
一踩下去,就盖过了脚背。
24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22:59 | 只看该作者
吊车的山顶站及山顶站的观景站,我们参观了当地著名的蓝洞(Glacier Grotto)。
蓝洞系由冰河所挖掘出来的洞穴,这里有许多冰河雕作品,深蓝色的冷光照射在冰壁上,使得气氛更加诡异。

今天天气很不错,风和日丽。
山顶的温度是10度。


一出冰洞,听到团友说的最多的一个字是----哗


以前玩过雪的人,也会不停地发了赞叹声。
2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21:36 | 只看该作者
等着上第二种缆车




第三种缆车----没照到车的样子。
由于车里人太多了,而且吸引眼球的东西也太多了,没用相机拍照,只用了DV记录过程。

由于海拔越来越高,在史坦德站下后,已经可以明显感受到气温的逐降。
从史坦德搭第三段也是最后一段缆车,这段缆车为世界首创的360度旋转缆车(Titlis Rotair Cabin),共可承载80位乘客进行旋转吊车的神奇空中旅程,吊车每程都会旋转刚好360度的一圈,令乘客可以饱览周围的美景,无论上山或下山,这个立体化的旅程都是不会忘怀的。吊车可以螺旋形的轨迹攀爬上令人晕眩的铁力士山顶。
这组旋转吊车是于1992年12月正式通车,他的路线横跨了壮丽的铁力士冰川(Titlis.Glacier),在这里你将可欣赏白雪皑皑的群山,还有千年不化的冰河景观,看来壮观无比,接着即抵达海拔3020米的铁力士山。
2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20:21 | 只看该作者
铁力山雪山的门票


加游这个景点,每人要多花80欧元,
贵是贵了点,不过真的很难忘。


第一种缆车
23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18:53 | 只看该作者
铁路----好象说这段铁路和别的不一样,叫什么单轨铁路。
(哎,年纪大了,记忆力也差了,想不起导游是怎么说的了。)


铁力士山(Mount Titlis )
海拔3020米,位于卢塞恩不远的英格堡(Engelberg)区,
山顶上建有一座全景酒店、眺望台和餐厅,
也是阿尔卑斯山最有名的风景点,
以终年不融的冰川和冰川裂缝闻名世界。


从英格堡山麓搭车上山大约要45分钟左右,
沿途总共更换三种不同的缆车,
由英格堡踏上吊车的一刻,便开始了一段跨越雄伟的阿尔卑斯地域的刺激旅程。
23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17:10 | 只看该作者
羡慕住在湖边的人们


童话般的房子


满载梦想的房车
23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15:30 | 只看该作者
双人照----终于赶上来了,可这次我要照双人的


早餐后,又要出发了。
今天的重头戏是----铁力士雪山。

途中经过的琉森湖


湖边经过的公路,对司机的驾驶水平要求很高。
好象说一个什么赛车的游戏,是按这段公路来设计的。(时间太久,我忘了。)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2-28 02:30 编辑 ]
2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14:21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看了很久,舍不得离开


这种一望无际的感觉很舒服。


单人照----找不到帮忙拍照的人。
23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12:42 | 只看该作者
红的、绿的


蓝天的映衬下,太阳的照射下,闪着金光


古怪的树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2-28 23:26 编辑 ]
2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11:08 | 只看该作者
清晨的阳光,驱走了不少寒意


看着这样的大道,特别想向前冲。
无耐,运动的细胞休息得太久,跑了几步就开始罢工了。


照照相还是可以的
23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08:02 | 只看该作者
安静得只听到细细的流水声


边往前走,边回头看


宽敞、宁静的大道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2-28 02:09 编辑 ]
23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07:1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住的地方步行2分钟,就能看到这座气派的教堂。


由于被周围的景色吸引了,加上时间比较紧,我们没有选择入内参观。


金色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2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8 02:05:48 | 只看该作者
离开列支敦士登了,当天晚上我们到达瑞士(琉森)。

这便是我们当晚住的酒店。应该是座落在瑞士的郊外的。
看起来很特别是吧?
我们的这间房是在阁楼,特别的小。
当然设施也很特别----卫生间只有一个浴缸和一个座厕,洗手盆是设在房间中间的。


早上,从小窗看出去的景色


早起看到的街道十分宁静。
22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7:42:09 | 只看该作者
花丛中的酒吧


看到的特别特别长的吊臂车,
不知道在是干什么用的,好象在拉电线。


我们今天的晚餐。
份量挺足的,味道也不错,不过吃多了会腻。
吃过晚餐后,又开始赶路了,目标----当晚到瑞士。
22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7:41:02 | 只看该作者




路边的休闲酒吧
22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7:40:11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来到时,刚好碰上当地在举行全民运动会。
22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7:38:38 | 只看该作者
各具特色




22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7:35:38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雪山下这种尖顶的建筑


远望瓦杜兹四周,列支敦士登处于连绵不断的雪山环抱之中,景色秀丽。
近看,仅有的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街整洁、清静,酒店、钟表店、邮局、银行、中餐馆等汇聚于此。
大街上的雕像堪称一绝,铜雕、木雕、石雕,造型奇特,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


这里的建筑每栋都不一样的


[ 本帖最后由 趁热闹 于 2009-12-5 23:05 编辑 ]
22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5 17:34:01 | 只看该作者
从德国前往瑞士途中,我们先去了列支敦士登。

列支敦士登公国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中部的内陆小国,夹在瑞士与奥地利两国间,为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双重内陆国之一(另一个为乌兹别克)。
同时该国也是唯一一个官方语言是德语但与德国没有交界的国家。
这个迄今仍维持君主立宪制的山区小国,虽然土地狭小兼人口稀少,但却拥有异常高的国民所得水平,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60,000欧元。
是一个以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避税天堂与高生活水平而著称的富裕小国。

列支敦士登是欧洲地区总人口第四少的国家,排在梵蒂冈、摩纳哥与圣马力诺之后。

国花是黄百合

瓦杜兹(Vaduz)
是欧洲袖珍小国列支敦士登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旅游中心 。
位于莱茵河东岸,坐落在群山环抱的盆地中。

瓦杜兹以印刷邮票著名于世,深受世界集邮者喜爱,每年销售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市内引人注目的建筑是1930年建成的邮票博物馆,陈列的邮票之多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这里展出了包括1912年以来国家印发的邮票和19211年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后收集的各种邮票。这些文化艺术珍品使观光者流连忘返。

瓦杜兹城堡
建于公元十二世纪,是最古老的皇室家族的住宅,它是列支敦士登人引以为豪的地标。
公元1699年,Johann Adam Adreas王子买下了舍伦堡(Schellenberg)的土地,他于公元1712年占有了瓦杜兹郡。公元1719年,这块土地被划归列支敦士登皇室公国的所有。自1938年后,王侯家族一直居住在列支教士登的瓦杜兹城堡。

这是瓦杜兹城堡的雕塑


列支敦士登ZF大楼设在瓦杜兹大街的北端,
是栋不太起眼的白色三层楼房。
楼上是首相府,楼下是法院,地下室是监狱。


听说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天,副首相因为加班,而被不知情的工作人员锁在了办公室里。
副首相发现时楼里似乎只剩下他一个人了,他在办公室里拍门并喊叫。
过了一会儿,有一个睡眼惺忪的人拿着钥匙给他开了门。
副首相问他是谁,那人答道:“我是被关押在大楼地下室的一名囚犯。”
“你怎么会有钥匙?”副首相非常吃惊。
“看门人回家了,让我帮他保管钥匙。”囚犯回答。
“那你怎么不逃走呢?”副首相追问。
犯人回答:“我们国家这么小,我能跑到哪儿去?”
“你可以跑到外国啊。”副首相开玩笑说。
囚犯两手一摊,说:“可是世界上还有比列更敦士登更好的国家吗’”
222
发表于 2009-12-3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童话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车迷网 ( 粤ICP备10225138号 )

GMT+8, 2024-6-29 05:52 , Processed in 0.088907 second(s), 21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 2001-2007 车迷网 所有内容 版权所有
网页风格制作: 虫虫 技术支持:智泉